生活家装饰

已有 1452 人咨询

3位获奖设计师的9个问题

2019-10-10 11:49

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,我们总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,去找寻自己人生真正的意义。这样的理想主义实现起来很难,但其实也很简单,就像《乌托邦》作者托马斯·莫尔自己也曾说过:走遍天涯觅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人,回到家里就发现它了。

人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会与家相伴,于是拥有一个舒适、自在的家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大事。

家的好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居住的体验,但对于设计师来说,他们想要打造的“家”其实就是居住者本身。今天,我们有幸邀约到三位来自生活家家居的资深设计师来与我们分享“家的美好”。10年的设计生涯给予他们的是对“美好生活”的独到理解,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,和对作品日复一日的坚持。

在他们看来: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急不得的,比如设计。

——采访

初见李晨,是在她设计的案例现场,案例是一套港式混搭,业主是一位带小孩的父亲,整体设计既有着女性的小资情调,也有为家庭营造的温馨感。厨房、餐厅、客厅、阳台做了巧妙的视线连接,电视背景墙的隐形门让一楼卧室和客厅连接得更加协调、完整,让业主身在这个空间中,洗去一天工作的疲劳感,从而更好地享受家庭生活带来的乐趣。

▲作品《褪去繁复,优雅重生》

Q:你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哪里?

其实设计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有可能来自于一套案例、一盏灯或是一种生活场景,但最终去实现还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想法来搭建这种灵感,这样才是最贴切于室内设计的。

Q:你认为好的设计需要具备什么?对于自己的家会有哪些要求?

其实家装设计是有别于其他设计的,它需要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核心,从而满足生活的需求,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家庭的幸福度和归属感。好的设计是和用户相辅相成的,事业、家庭、亲子、爱情都能融合在一个家庭中,这样的设计才是最完美的状态。

对于自己的家有两点要求,一是有窗,我可以通过它去看四季的变换,丰富我的想象,第二是要有一面墙,将生活记录于此。

Q: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,你觉得人和房子的关系是什么?

人的一生无非执着于四件事:衣、食、住、行,其中“住”是尤为重要的一点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房子不仅仅是满足于功能所需,还需要进行“场景化”的转变。人们可能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,一个亲子交流的空间,女人需要一个梳妆区,孩子需要一个娱乐区。这些东西从平面上是表现不出来的,设计得立体化,融入到生活里面去。

吕成,为人与他的座右铭“设计,就是认真地玩”一样,带给我的感受是放松、随意和天马行空。

在采访前我已有幸接触过他的作品《Less》,风格主导空间的惯用手法,让使用者的生活便利性得到了最大延伸。而此次的获奖作品《154:123:118》更是让我眼前一亮,同样是色彩的绝佳运用,但多出来的那个层次来自于他自身的专业与细致。

▲作品《154:123:118》

Q:你怎么形容你自己?

我,就是一个胖子。

……

……

(没啦?你不能这么短啦!我不是提前把采访提纲发你了吗?)

就是我平时也没那么闲啦,没时间啦。

没错,这就是来自吕成对于自己的见解。为了方便理解,我经过思考之后给了大家一个完整的答案:

我是一个很随和的人,因为我觉得设计师应该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,这点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便是耐心,你不会因为用户不专业而去主导他的想法,而是根据用户的需求,最终利用自己的专业去帮助用户实现他想要的。

Q:我们都知道“众口难调”,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在设计者的“家”与使用者的“家”之间做出一个平衡,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?

这个问题很难化解,但可以改善,有效的途径其实还是回归到沟通。当然,我认为沟通并不是一味地妥协,我还是会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建议,我希望通过专业的讲解可以让用户做出最好的选择,当然我也会结合用户的需求做适当的调整,最终给出一个既适合用户也适合自己设计理念的方案。

Q:作品《154:123:118》的主题是怎么确定下来的?

如果你足够仔细其实可以看出,这个主题来自于颜色的RGB数值,而这个数值代表的就是粉色这套方案的业主是一位年轻女性,于是我以居家、青春活力、少女心为主导思想,将粉色作为了主题色,但并没有浓墨重笔,而是采用拼接和色块的方式将少女的清新活力展示出来。粉色算是我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,一直想这么去玩,但一直没有机会,此次也算是圆梦吧。

采访于孙宏的时候,他刚量房后赶回来,当时于孙宏给我的感觉是,设计师真的很忙,马不停蹄的那种。好在第二天下午,我如约与于孙宏见面,他雷厉风行地进入采访区,高高的身形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压力。《知音》这个作品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,工业风的设计让我忍不住联想他背后的创作者,如今见面,我更加笃定了我的看法,他是沉稳而自信的。

▲作品《知音》

Q:你认为自己有哪些特点?

从职业层面来说,作为设计师我会有点偏执,比如我不会太注重预算,反而会去钻研一些细节,可能会为了实现这些细节而增加预算,最终实现自己想要的。但我认为这也是我对设计的态度,作品既要简单,也要丰富有味道,这三点其实都体现在细节上。

Q:你怎么理解“好的设计”,它有哪些特征?

其实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会回答“好的设计”是什么,一个是美观,一个是实用。但是我觉得,好的设计美观实用是必然,还有一点就是他必须要与众不同,包括它的工艺、概念会带给别人启发或是被模仿,当然,这是最直观体现一个作品好坏的表现。

Q:本次的作品《知音》对你来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?

我很感谢这个客户,因为这是我去生活家家居之后的第一个作品。客户是一位女孩子,十分有个性,跟我提出想要工业风格。那个时候工业风其实已经很成熟了,如果千篇一律地去做,会显得很俗,我想要给她一些不一样的东西,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将主题定为《知音》。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,我希望最终在作品出来后,客户会觉得她花了那么多的代价得到的东西是与她的风格相契合的,这才是“知音”。



通过与三位设计师的交流,大家都表达了同一个观点:

「未来设计会更加包容也会更加人性化,在分工越来越明确的现在,对于“造家”这件事,各职业间的配合会更加地默契,最后为用户打造的居住环境也会更加贴近个人。」

“美好生活”的实现将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,不论是设计师还是用户,都会为了这个目标共同成长。